2024年,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刻把握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四服务”职能职责,加强科普宣传,推动模范自治区建设。有效将科协中心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密结合,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各类科技资源聚合作用,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人才支持,以科技力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农牧业科技服务+民族团结”
充分发挥服务联系科技工作者职责作用,以嘎查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创新实施“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组织科技工作者(本土专家)对接苏木嘎查,以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指导等方式精准服务农牧户,结合“双进双服务”、“三下乡”等开展科技志愿服务8场次,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内生动力,全力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研学活动+民族团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各族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少年的交往交流交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各类研学活动20余场次。其中全国科普日活动—“探索神秘气象局,播种科学小种子”暨“石榴籽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研学活动荣获中国科协办公厅表彰—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三、创新“整合科普资源+民族团结”
深入开展“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把民族理论政策送到千家万户。结合“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民族政策8宣传月”等活动时间节点,组织各方力量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嘎查、进军营”系列活动,举办民族政策解读、知识竞赛、健康义诊、科普讲座等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0余场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宣传资料800余册,1000余人受益,其中少数民族群众700余人,切实增进各民族之间情感交流。